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春节临近,广西的食品安全情况如何?笔者日前走访了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据介绍,广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乡镇、城乡结合部等偏远地区,基层质监部门监管力量长期不足,已经留下监管盲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工作缺位、监管缺失。广西证照不全食品企业小作坊多达5662家,占全区食品企业总数的51%。广西食品监管依然严峻,安全形势刻不容缓。
据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从郭声琨书记、马飚主席等自治区领导对食品安全工作多次重要批示,到自治区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从部署整顿到专项行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消除了大量风险隐患,全区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趋于向好,没有发生任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另一方面,广西也面临着与全国一样的共性问题。食品工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数量巨大,生产经营手段、技术粗放,食品种植养殖环节也是小、散问题突出。以南宁市为例,从事米粉经营的餐饮单位就有5600多家,平均每家每日出售米粉75-100公斤,而且多以小作坊、小米粉店为主,“小、散、乱、差”现象突出,数量庞大且高度分散,给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
据了解,广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乡镇、城乡结合部等偏远地区,基层质监部门监管力量长期不足,已经留下监管盲区,造成工作缺位、监管缺失。虽然去年国家质检总局计划下拨资金2280万元用于广西县级质检技术机构检测能力建设,要求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按照不低于1:0.5的比例配套,由于广西食品生产企业多、从业人员多、食品品种多,规模化经营的食品企业在行业中所占比例不高,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监管形势依然严峻。广西质监系统在机构、人员编制、监管经费等监管条件严重不足的条件,认真履行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食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不断提升。
专家告诉笔者,从这几年全国、地方“两会”代表、委员提议案和专家接到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看,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质监部门认真履行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监管职责,从源头抓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迫切要求政府从经费、投入等方面关心食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管手段、提升监管能力,确保食品安全。(李宇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