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花山》开启心灵穿越之旅

广西频道首页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2014年12月19日 16:51 A-A+

原标题: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秦 雯

  历经3年多精心创作,国内首部以岩画为题材创作的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剧《花山》近日在南宁正式与观众见面。该剧以独特新颖的艺术形式展现壮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复活”花山悬崖千古岩画,演绎壮族先人生命密码……

  1

  一幅壮丽的壮族历史风情画卷

  悠扬的骆越古歌缓缓响起,明江流水波光荡漾,峭壁上的岩画凝聚着生命热血之红,壮族岩画音乐舞蹈诗剧《花山》带领我们走进一个朦胧而清晰,古老又神秘的世界……一曲曲波澜壮阔、如泣如诉的热爱自然、崇尚生命的颂歌,一场场穿行在时间旷野上的灵魂之舞,展现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壮族生活画卷,演绎了壮族勤劳、勇敢、奋斗的民族精神。

  花山,壮语称为“岜莱”,这一独特内涵的地理坐标与文化坐标,是留下壮族先民伟大杰作的物理介质,也是具有古老神秘力量的文化符号,吸引着人们感受与解读。作为第一部以岩画为媒介表现壮民族生存发展文明进程的舞台艺术作品,《花山》以浓郁的壮族本土文化为基础,着力展现骆越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

  “一个作品要表现一个民族的整体形象,必须站在一定高度上,要有自己民族文化的根,同时又不是亦步亦趋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复制。”该剧总导演赵明说:“花山岩画是壮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那上面有山川日月、生息男女,《花山》把这些人类共通的对生命的表达作为作品的主题。”

  《花山》分为《序:骆越古歌》《太阳之下·傣啵(男人)篇》《月亮之上·傣乜(女人)篇》《繁星之间·度嘎(青蛙)篇》《山水之间·岜莱(花山)篇》及《尾声:骆越新歌》6个部分。“以岩画为舞台创作题材是具有首创性的,我们要以独特的剧目结构来完成‘花是一座山,歌在山里面’的叙述。”《花山》编剧任卫新说,“铜鼓、绣球、壮锦……不同的壮民族文化符号作为表演元素在每个部分都有展示,人物也有侧重。比如‘太阳篇’中男人的威猛与力量,与‘月亮篇’中女人的柔情与和静美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审美感受。”

  2

  一场古与今的心灵对话

  《花山》以雕刻在时间峭壁上的远古生命形态为定点,用生动的艺术表达展开今人与远古先人的交流与对话。整个作品当中,有一男一女的现代人和一男一女的岩画中的“红人”,始终贯穿全剧,表现当今的壮族人与祖先进行着精神对话,以内在的逻辑张力让古人与今人彼此对视。山川大地,缠绵男女,在原始的律动之中跳起生命之舞,共同谱写了一曲壮民族的颂歌,回答着“你从哪里来”的终极追问,展现了壮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由于岩画特殊的形成过程方式时间跨越很大,通过一般常规的戏剧人物难以构成故事情节的剧,或落入窠臼。因此,将这部舞台艺术作品定位为音乐舞蹈诗,着力打造一部在艺术品质上严格区别于当今晚会、歌剧、舞剧、音画剧等概念的舞台艺术作品。”任卫新说,“我们不只单单表现花山的人物,更注重远古花山人物与现代壮族男女的交流与对话,强调的是时光与生命穿越与对话的内在逻辑,营造一种独到的艺术语境。”

  《花山》不仅是对某一段历史的再现,更是突出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和主体精神。赵明在解读该剧创作构思时强调:“我们不是简单地表现铜鼓、绣球、壮锦这些典型的壮族文化符号,不只是表现一种生活状态,而是寻找它们的来处,在舞蹈中探寻为什么会有铜鼓,为什么会有绣球,告诉人们,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编织和创造出来的。”

  3

  一次独特大胆的艺术创新

  《花山》由自治区文化厅指导策划、广西演艺集团创作,广西歌舞剧院演出,从策划、采风、构思到排演历时3年多,不仅由国家一级编剧、著名舞蹈艺术家赵明,著名编剧任卫新担纲,还有作曲家刘彤、舞美设计张继文、服装设计李锐丁、灯光设计伊天伕等国内“大腕”倾力加盟,在挖掘、展现厚重的壮民族文化历史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呈现“美”,着力打造具有“桂风壮韵”的舞台艺术精品。

  鲜红的岩画、璀璨的星光,晶莹的月亮船、繁花似锦的“花仙子”……“真是太美了”,是不少观众在观看了《花山》后的感叹。该剧不仅舞蹈动人,音乐动听,就连服装、舞台、造型、道具都很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网友罗列的必看《花山》的诸多理由中,关键词就是“好看”。

  “努力将《花山》打造成为广西继《刘三姐》之后的又一部舞台精品力作”,是创作团队努力的方向。为了这个目标,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平果、德保、靖西、宁明等地采风考察,研究壮族山歌、嘹歌、马骨胡等壮族元素;并邀请区内知名壮学专家、文艺家评论家针对《花山》文本进行专题论证,悉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理清了创作思路、找准创作定位。在其创作当中,无论结构、语言还是舞美,写意和简洁都是中心定位。

  “《花山》是我从艺以来花费精力最多,做得最用心的一个作品,运用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赵明说。从接到任务到着手进行创作,他用了整整3年时间来思考这个作品的表达形式。如何讲好故事,特别是用舞蹈在舞台上讲好故事是个挑战,“我一直在想如何用一个更准确、更独到的舞蹈方式来演绎一个民族。一谈起广西,很多人都会联想起‘歌海’这样的概念,但如何用舞蹈的方式来呈现广西的文化地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最终他从花山岩画中找到了切入点,“蛙形的动作非常独特,这也是壮族舞蹈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特点。”

  实际上,《花山》所有的舞蹈并不是蛙形动作的累加和简单的民族舞呈现,而是融入了许多现代舞元素。在创作中,赵明一直在探寻如何用舞蹈者的身体、舞蹈的艺术逻辑去讲述一个民族的灵魂,他找到很多典型化的舞蹈样式。尝试象征性、意象性、写意性的路子。“在简单的素材当中,用大量的舞蹈来充实整部作品,这些舞蹈元素必须是不断在发展、递进、生发的……和所有的壮民族文化符号一样,花山是展开对壮民族想象空间的一个点,一个线索。”赵明表示,他希望和观众一道去探寻花山的神秘同时,也为壮民族的舞蹈加入点新意思。

相关阅读 花山 | 花山岩画
我要纠错编辑:李响 责任编辑: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860010-090602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