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旅游频道 > 广西频道 >

广西旅游亮出“民俗”品牌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3日 14:19 | 进入旅游论坛 |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完整视频 完整视频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近年来,我区把文化和旅游穿上“连体衣”,不少壮、苗、瑶、侗族地区更是依托当地民俗文化,如火如荼地打造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专家认为,当前广西旅游业与民俗文化的融合仍然不够深、不够精。如何大力挖掘、保护、发展好广西各地的民俗文化,更好地展示民族风情、保护民族特色、延伸民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广西文化旅游品牌,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及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问题。

  1

  唱一唱 看一看

  民俗文化在广西旅游产业中的应用

  当今一些火爆的少数民族旅游景区,除了鬼斧神工的自然之美外,更多吸引游客的魅力来自各领风骚的民俗文化和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渲染民俗文化,已成为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近日,记者随同广西文化、旅游、艺术界的专家考察团到达三江侗族自治县。对三江的“百家宴”,多位专家十分赞赏。

  刚想进入冠洞村冠小屯百家宴现场,大家就被穿着民族服饰的侗哥侗妹们“拦”在了寨外——原来,不唱歌,不给进寨。侗哥侗妹们扬声唱起侗族迎宾曲,游客们听得兴起,也唱和起来,大家终于入得寨内。

  夜幕下,侗哥侗妹载歌载舞,浓浓的侗族风情弥漫开来。歌舞后,便是“百家宴”。偌大的表演场瞬间摆上多列长长的方桌,各家各户摆上自己的拿手菜,现场升腾起别样的宴会气氛。游客们先坐着吃,后站着吃,再后就是走着吃,挨着桌子一路吃过去,不亦乐乎。

  专家们认为,唱山歌、“百家宴”只是少数民俗文化中的一个缩影。通过这种互动参与的形式,让游客加深了对侗族民俗的印象,提升了侗族文化的感染力。很多游客或许在多年以后,已不记得看过的侗族风光,但一定会记得“百家宴”,这就是民俗文化的渗透力。

  除了唱一唱,还有看一看。

  目前,通过实景演出,打造民族风情大戏,广西不少地方也已尝到了甜头。

  广西现已推出3台实景演出:阳朔的《印象·刘三姐》、三江的《坐夜三江》和巴马的《梦·巴马》。几台演出均展现了恢弘的气势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让人印象颇深。因为有了演出,更多的游客选择了留下来,过夜游客倍增,新建酒店翻番。

  据统计,自2004年起,《印象·刘三姐》每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8年共演出2700多场次,总票房超过6亿元。

  去年国庆期间,《坐夜三江》首演。“坐夜”,是侗族传统民俗。在三江,每当夜幕降临,侗族姑娘们三五成群在吊脚楼里做针线活儿、纺纱织布,等待她们的意中人,通过对歌等形式交往。《坐夜三江》汇聚了侗族地区的婚恋、劳作、歌舞、民风民俗等民俗文化元素,通过侗族大歌、喊姑娘、闹姑娘、坐姑娘、姑娘节、多耶团圆6个篇章,展现了原生态侗族风情。据了解,现在到三江旅游的过夜游客大增,两日游、三日游很普遍。今年1-7月,到三江的游客达到8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7.2%。而该县以前每年的游客增长速度维持在11%左右。

  今年9月份,《梦·巴马》首演,排演出一台反映巴马瑶族婚礼、铜鼓、补粮、裸浴等民俗风情以及巴马风光与长寿主题的大型歌舞。该演出拥有1720个座位,首演当晚,座无虚席,不少游客只能站着观赏演出,目前,因为演出带动的过夜游客也与日俱增。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认为,现在很多地方的旅游项目,只能吸引游客白天到达,很难让游客过夜或更久停留,这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夜游文化的缺失,如果晚上没有节目,游客通常就不考虑住下了。因此,如何丰富客人游玩的内容,留住客人,是个重要的问题。而民俗文化在这当中就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三江程阳八寨景区,居住着近万侗族同胞,景区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清冽,古老的水车群,典型的吊脚木楼,神奇的鼓楼、风雨桥和奇异的侗族民风民俗,构成一幅独特的风情画卷。在景区内,记者看到一群群悠闲漫步的外国游客。三江旅游局局长余海霞说,程阳八寨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积淀深厚,很多外国人不愿住在县城,就喜欢长居此地。

热词:

  • 民俗文化
  • 民俗
  • 旅游开发
  • 旅游需求
  • 阳国亮
  • 广西旅游
  • 旅游产业
  • 旅游景区
  • 旅游项目
  • 旅游产品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