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2013年下半年起,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以创建首批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契机,围绕“秀美融水 风情苗乡”的旅游形象定位,整合各方资源,采取多项重要举措,加大投入,多方面优化提升旅游“硬”“软”环境,举得了显著成效。
一、打造苗族特色县城
近年来,融水县特别注重通过打造民族文化为城镇塑“魂”,把古朴的民族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首先,加快建设县城旅游集散中心,并对主要街道及景区沿线进行了风貌改造,融水县城更具特色和魅力,努力打造成为生态特色宜居商贸旅游县城。其次,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注重旅游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同步推进,在规划编制和建设项目设计中坚持将自然山水风光和苗族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打造独具苗乡韵味的生态宜居城镇。2013年以来,融水县城建设投资完成15亿多元,融州大道、苗都大道、融水二桥等为旅游服务的重点工程不断推进,县城面貌焕然一新。
二、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
面对制约旅游发展的交通基础落后难题,融水县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不断破解难题,已开工建设白竹—元宝山三级旅游公路一期工程(白竹—培秀)13公里,总投资3700万元,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累计完成投资3000万元以上。为加大元宝山旅游开发力度,还采取BT模式启动二期工程(培秀—白坪),总里程11.5公里,概算总投资达5100万元。目前路基建设还差一两公里就修到了白坪。该项目把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从海拔600米延伸到1400米,使旅游线路延伸到最神秘地带,使元宝旅游开发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同时,香粉田塘—四荣小东江旅游公路开工建设并已建成通车;香粉—三友瀑布旅游公路,河边屯至元宝山杜鹃花坪旅游公路,龙女沟景区旅游公路等,均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此外,融水县城至洞头镇二级路工程前期工作已完成,2015年可进场施工。除此之外,县本级财政还投入2000万元对元宝山周边旅游公路进行维修,环县城旅游线路初步构建。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按二级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标准,在县城水东新区建设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总投资970万元的旅游集散中心。在龙宝峡谷景区建设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的汽车营地。2015年还计划在元宝山白坪和整溜各建设一个高等级的汽车营地。在主要游客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沿线节点,如贝江揽口、四荣乡加油站、田头口等地建设了旅游公厕和观景台,方便游客出行和观景。在主要交通干道沿线,按标准高规格高要求新建旅游景区点交通导向指示牌,方便旅游车辆出行。引进和打造精品旅游酒店项目,目前,四星级旅游饭店金芦笙国际大酒店已正式挂牌;按五星级饭店标准建设的金芦笙国际大酒店二期项目已经封顶,按五星级饭店标准建设的融协国际大酒店、众友现代城国际大酒店等项目有序推进,融水旅游接待环境进一步提升。
四、打造民族古村古寨旅游品牌
启动民族村寨保护工程,在环元宝山民族风情旅游带沿途村寨开展保护工程,制定出台民族村寨保护办法,明确规定村民建房的建筑风格、建房风貌,以财政补助形式鼓励村民参照样板图纸建房,划定保护区,在旅游精品线路沿线村寨、旅游景区村寨、公路沿线村寨分阶段逐步推开。重点组织旅游景区村寨及旅游干道公路沿线村寨开展“美丽融水 清洁乡村”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融水苗族芦笙斗马节、元宝山金秋烧鱼季等系列活动;成功申报了香粉乡雨卜苗寨、融水镇长赖苗寨等广西特色旅游名村;还成功申报了拱洞乡平卯村,四荣乡东田村、荣地村、荣塘村,安陲乡吉曼村吉曼屯,红水乡良双村,安太乡林洞村等3个中国传统村落和7个广西首批传统村落。四荣乡荣地村龙女沟景区投入近3000元进行提升改造后重新开业,并顺利晋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
五、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013年以来,融水县每年都与全县旅行社、景区景点、旅游星级酒店等几十家旅游企业主要责任人签订《旅游行业服务质量安全生产责任书》,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提高执法水平,确保了“小长假和旅游黄金周”期间服务质量和安全生产。同时,制定旅游监管工作制度和旅游企业的管理办法,联合各旅游安全相关单位、部门,经常性对旅游景区、景点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强化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确保全县旅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此外,加强旅游行业培训,组织旅行社导游、旅游宾馆、乡村旅游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升全县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随着融水县旅游“硬”“软”环境的不断改善,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融水县旅游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全县旅游接待和收入连年节节大幅度攀升。2014年,全县接待游客人数225.65万人次,社会旅游收入13.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45%和1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