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人民网东兰3月12日电 3月10日,东兰县500多名志愿者,身穿统一的志愿服务着装,在三石镇弄英村国清广场至神仙山风景区公路沿线,种下1600多株秋枫、桃树、三角枫、桂花、银杏、黄金香柳等树种,为神仙山旅游风景区再添新绿,也种下了新的希望。
当天,东兰县2015年“美丽东兰·生态乡村”活动暨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在三石镇弄英村神仙山启动。该县四家班子领导参加启动仪式,并与志愿者、干部群众一道开展“添绿”活动,掀起新一轮大规模植生态建设高潮。
东兰县委书记黄贤昌在启动仪式讲话中指出,生态建设是东兰立县之本、发展之基、幸福之源。“坚持生态立县,实现绿色崛起”是东兰雷打不动的目标,也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启动“美丽东兰·生态乡村”活动,就是要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农民群众、青少年朋友携起手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在全区集中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的部署要求,满怀激情投入到“美丽东兰·生态乡村”活动当中,以实际行动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不断巩固和扩大东兰“山青水秀生态美”的优势,全力打造生态东兰、长寿之乡、养生福地品牌。
党的第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面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重任”,近年来,东兰围绕“生态立县”战略目标,借势发力,再泼浓墨描绘生态东兰。
——2010年以来,东兰持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先后将100多万尾鱼苗放入红水河、江平河、九曲河等河流中,使渔业生产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2012年以来,东兰认真贯彻河池市“整市推进”核桃扶贫产业决策,种植核桃20多万亩,成为治理石漠化的“生态树”,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2014年,东兰积极申报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坡豪湖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目前,该县红水河国家森林公园也在积极筹划申报当中。
……
东兰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咬定生态不动摇,开展一系列生态建设活动,其目的就是为科学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空间,致力打造天蓝山绿水净的美丽老区。几年来,通过大力推进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生态公益林保护、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7.6%。
不断升值的生态资源也为东兰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广阔前景。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国异地养老基地、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县、中国十佳最美乡村等一顶顶桂冠接踵而至,消息灵通的开发商捷足先登,投入巨资抢滩东兰的养生旅游资源开发市场,一批度假养生基地和旅游设施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
连续几年来,东兰先后与新加坡、香港、天津、江苏、南宁等国内外投资商签订了总投资额达20亿元以上的《坡豪书院开发协议》、《坡豪福禄寿度假村开发协议》、《月亮河长寿村全国异地养老基地开发协议》、《红水河铜鼓风情村开发协议》、《红水河垂钓休闲度假基地》等,助力东兰经济发展。
目前,东兰正以红色旅游为招牌,以绿色生态、长寿养生为基础,围绕《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西江经济区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和红水河生态养生旅游开发等迭加的战略机遇,走“以红(红色)带绿、以金(铜鼓)促红、以绿(生态)推红”的特色旅游发展路子,加快建设一批高品位的国际养生旅游景区景点和精品线路,把东兰建成“用红色陶冶心境、绿色调养身心”的高端生态养生旅游基地。
红色东兰,遵循生态发展规律,正用绿色的方式,围绕“生态立县”战略目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演绎“绿色崛起”。
2010年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莅临东兰视察慰问时,盛赞东兰“山青水秀生态美”。
今后,“山清水秀生态美”将不仅是总理对东兰的赞誉,她将越发名副其实,成为东兰递给世界最靓丽的名片!(刘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