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广西正在实施旅游兴桂战略,桂西是广西旅游“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作为红水河上第一城的天峨县将乘着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的东风,全力打造天峨红水河原生态国际养生旅游区。
一、天峨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天峨地处红水河上游,水陆交通便利,拥有大生态、大电站、大天湖、大峡谷和神奇的蚂拐文化等世界级资源实体,属于盘阳河流域长寿养生带。全县16.8万人中,10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37人,占人口的比例大大超过联合国规定的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寿星7.5人的长寿之乡标准。天峨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县林地面积409万亩,有6个国营林场和一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保存着大量的国家一、二、三类珍贵动植物,森林覆盖率达82.6%,排在广西全区前列。县境内山奇水秀,自然天成,拥有华南第一大峡谷——龙滩大峡谷、浮在城市上空的原始森林——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壮观神奇的燕子湖、中国跨度最大的水上天生桥——布柳河仙人桥等景区景点,整个峨城就坐落在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内。龙滩水电站建成后,“高峡出平湖”,形成50多万亩、200多公里风光秀丽的龙滩天湖。天峨水电资源占红水河流域总蕴藏量的45%,除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龙滩水电站外,还具有丰富的小水电资源和风电能源。近年来,天峨县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了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龙滩天湖、燕子湖、大山原始森林、双龙瀑布等十大景区,生态养生旅游的基础不断夯实,为打造天峨红水河原生态国际养生旅游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天峨发展旅游的条件日渐成熟
随着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快速推进,红水河即将恢复通航以及河池机场、河池至六寨高速公路南丹出口建成通车,天峨至乐业、罗甸二级公路即将建成,凤山、东兰二级公路即将开工建设,我县将成为柳州、南宁、贵阳3小时经济圈和西南各省出海的水、陆交通要冲,天峨生态养生旅游也将由边缘地带逐步变成桂西北旅游的中心,这些积极因素将有力地推动天峨生态养生旅游业快速发展。
三、全力打造天峨红水河原生态国际养生旅游区
(一)夯实生态基础。良好的生态基础是成功打造天峨红水河原生态国际养生旅游区的先决条件,要全面实施生态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工程、生态人居工程和生态能力保障工程,充分利用河池市石漠化综合治理与开发扶贫攻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政策优势,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低产林改造,有效保护森林植被,增加森林面积。要不断深化环境治理,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和河流的生态保护,不断夯实生态基础,巩固生态优势。
(二)强化产业支撑。发展养生旅游业必须依靠产业的有力支撑,因此,必须做强做大水电工业、特色生态农业两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其对旅游的支撑作用。要大力发展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工业、竹木加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快培植绿色企业。培育发展好“三个百万、两个六十万”产业,即百万亩经济用材林、百万亩油料植物、百万亩林下水上经济、60万亩特色优质果、60万亩栓皮栎产业;深入推进“两个百万、十个一万”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打造百万只六画山鸡规范化生产基地、百万袋食用菌生产基地、万亩珍珠李生产基地、万亩核桃示范基地、万亩名特优水果示范带、万亩毛竹种植基地、万亩油桐低产林改造基地、万亩高脂松种植基地、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基地、万亩烟稻菜轮作示范基地、万亩林下经济发展基地、万亩珍稀植物示范基地。加快打造五福珍珠李、高检油桃、洞里秋蜜桃“三大水果第一村”,抓好六大生态林场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基地化、品牌化发展。
(三)发展养生旅游。充分利用高品质的红水河生态旅游资源优势,保护和开发长寿养生旅游产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每年整合亿元以上的资金投入旅游发展,将天峨打造成红水河国际山水生态旅游带上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一要加快完善生态旅游产业总体规划。突出“天峨红水河原生态国际养生旅游区”的定位,围绕构建巴马国际旅游北环线,抓好全县总体旅游规划,做好景区单体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规,注重生态保护和生态景观建设,突出山水、原生态、休闲、度假、民族风情元素。要以天峨为接点,构建“天峨—南丹—荔波”、“天峨—乐业—凌云—凤山—巴马”、“天峨—东兰—大化—南宁”三条旅游线路。二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龙滩水电站创4A景区工作进度,不断完善各大景区景点建设,重点整合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龙滩水电站、龙滩天湖、燕子湖、大山原始森林、红水河文化博览园、县城红水河滨水公园等景区,合力捆绑打造“龙滩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5A级景区”。三要打造乡村旅游景点。统筹城乡发展,在加大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打造乡村旅游景点。重点打造三大特色名村,即纳洞蚂拐文化村、三堡蓝衣壮族村、都隆生态特色农业村;三大最美村庄,即丘英屯、汉尧屯、纳岜屯;三大森林避暑山庄,即韦家洞森林人家、大山森林之家、桐花世界避暑山庄;三大田园风光农家乐,即云榜村、玉里村、板么村;三大湖泊,即龙滩天湖、燕子湖、峨里湖;三大健康水疗基地,即登里山泉乐园、纳王避暑山庄、双龙瀑布金花茶园;三大休闲垂钓半岛,即向阳桃花岛、纳福岛、燕子湖半岛。四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要尽快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市政、酒店、餐饮、购物中心等配套建设,加快提升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行社等接待能力,提升旅游服务的整体质量。五要加大生态养生旅游宣传力度。以“养生福地 美丽天峨”的宣传定位,加大天峨旅游品牌建设。抓好天峨文化旅游宣传“六个一”工程,即完成一台非物质文化展演、一部电影、一部纪录片、一首县歌、一本书、一本画册。利用已建立的天峨旅游网站和各类网络,开展旅游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四)打造园林城镇。天峨县城区两山夹一水,生态山水园林城的特征非常明显。要依托自然山水优势,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打造山青、水秀、天蓝、地净的美丽城镇。在打造园林城镇的过程中,一是要突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建设理念,修编完善县城总体规划,不断拉大城市框架,逐步完善山水园林景观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休闲空间,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具旅游、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红水河上第一城。二是要大力改善城乡风貌,推进旧城改造、新区开发、集镇建设“三轮驱动”。在城市建设上,要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彰显民族特色,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三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将县城区、乡镇集镇、新农村建设统一纳入园林城镇建设范畴,结合新农村建设,清洁乡村,城乡风貌改造等,着力打造园林集镇,生态乡村。
(五)传承民俗文化。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资源是旅游地实现持续发展的源泉。天峨县民族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壮族蚂拐文化、龙文化、铜鼓文化、唢呐文化、刺绣文化、奇石根雕文化等内容丰富,要深挖掘,重培育,通过举办民族文化旅游节和特色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展演节目,制作电影、记录片、县歌、画册等方式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打造特色民族文化品牌。要注重依靠群众,让群众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优越性,鼓励群众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资源。(作者为中共天峨县委书记)
搜索更多 旅游区 原生态 的新闻
- 2009-10-16 16:07:51 安徽旅游局局长:安徽文化长廊五年内建成
- 2013-07-09 16:08:43 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
- 2012-03-29 14:19:03 [视频]湖南-张家界黄龙洞
- 2012-03-29 17:36:49 [视频]湖北-宜昌三峡人家
- 2012-03-29 17:36:13 [视频]湖北宜昌三峡人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