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您好,欢迎光临坡纳屯。”9月29日上午,在一句问候语中,韦炜给记者递上名片,上面赫然标着头衔:万东集团广西巴马仁者寿之源养生度假公司业务经理。
其实,记者还知道他的另一个身份: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坡纳屯村民小组长。
当然,韦炜的经理身份也是货真价实。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去年坡纳屯实现人均纯收入1.66万元,韦炜形容:“个个有事干,人人当老板。”
记者来到坡纳屯细细观察:村前盘阳河蜿蜒而过,水泛清幽,翠竹成群;村后高山巍峨,绿树成林,高处云山雾罩;村边蔗田成景,瓜果飘香。小村宁静而祥和,真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006年,该屯人均纯收入才2660元。”韦炜说起发家史,“当年,县里把我们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房子建好后,一些人家就搞起了农家旅馆。”随着游客日益增多,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全屯65户中已有62户办起农家旅馆,床位988个。游客来多了,村民们的视野也开阔了。于是,他们成立“旅游协会”,引进旅游公司,以旅馆房间入股,统一管理,统一分红。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房间被预订一空,村民们都忙碌不已。李秀鲜忙里偷闲,向记者晒账本:“5个房间每间每月分红550元,一楼特产店每月收入2000多元,清理一个房间卫生还有8元工资。”
河池市把乡村旅游作为开发式扶贫,让农民在直接参与旅游服务的同时,带动农副产品的生产销售,走出一条“自我造血式”的扶贫新路子。
今年7月,国务院扶贫办与国家旅游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新时期旅游扶贫新模式。河池市委副书记秦斌说,河池最好的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在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对河池新时期开发扶贫意义重大。
巴马瑶族自治县那桃乡敢烟屯仁寿山庄,则是河池乡村旅游的后起之秀。山庄去年开张后,村民覃美秋就不外出打工了:“在山庄打工既能顾家,一个月又有千把块钱工资,再种菜养鸡卖给山庄,比去外面打工赚钱还多。”山庄负责人邓先生说:“我们直接安排了50多个村民就业。”
“旅游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河池市旅游局局长邱有海介绍说,“一个成熟的乡村旅游点,不仅可以解决周边人口的就业,还可以推动半径20公里范围内的农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据统计,河池目前已经有乡村旅游景点景区508个,让5000多人直接就业、2.5万多人受益。
尝到甜头后,河池欲更进一步。该市正在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示范工程,即创建10个旅游开发扶贫示范乡镇、100个旅游开发扶贫示范村(屯)、1000家农家乐。河池市副市长黎丽表示,力争到2015年,全市乡村旅游实现就业人数超过20万人,接待游客超过500万人次,成为新一轮开发扶贫工作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