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旅游频道 > 广西频道 >

龙州:建设陆路东盟商务口岸工业文化旅游名城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4日 10:38 | 进入旅游论坛 | 来源:广西日报 热点专题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龙州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管理体制日趋完善,获得第七届南珠杯竞赛特等奖。

红八军纪念广场和龙州起义纪念馆。

龙州县委书记秦昆(前左一)、县长赵丽(右一)现场部署龙州城市规划建设。

国家一类口岸——龙州水口口岸迎来八方宾客。

  龙州县着力打造蔗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图为今年7月1日,总投资10亿元的南华纸业9.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成功试产。

投资11亿元的广西龙州东盟国际商贸城2011年9月在龙州破土动工。

  今年以来,龙州县外贸进出口发展强劲。图为在龙州县水口镇广西昆仑国际物流园等待办理货物通关手续的车辆。

  今年2月,年产80万吨生态氧化铝项目初步确定落户龙州。图为今年5月28日,广西投资集团崇左银海铝业有限公司在龙州揭牌成立。

  龙州县位于广西西南边陲,与越南高平省和谅山省接壤,边境线长达184公里,距广西首府南宁和越南首都河内均不足200公里,沿边有水口国家一类口岸和科甲二类口岸,以及那花、布局、水口、科甲4个中越边民贸易互市点,是我国连接东盟国家的重要陆路口岸通道之一。

  作为广西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如今,龙州已发展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对外开放前沿和陆路东盟边境口岸经济新增长极,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新平台。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主动融入南崇经济带建设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运营以及广西“两区一带”发展战略、崇左市陆路东盟南崇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龙州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区域性新兴经济体,积极融入陆路东盟南崇经济产业带建设。

  龙州县站在陆路东盟战略的高度,科学规划,提出了实施“富民兴边,贸工强县”战略,构建“两带四区”(“两带”即边境口岸经济带和水口-龙州-上降/上金经济带;“四区”即中越国际口岸经济区、龙水综合产业园区、祥龙产业集中发展区、新旺循环经济工业区),发展“两集群四支柱产业”(“两集群”即加工制造产业集群和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四支柱产业”即能源产业、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住建产业),打造“东盟商务港,产业桥头堡,边贸新一极”,建设陆路东盟商务口岸工业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思路,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从“兴边富民,工贸强县”到“富民兴边,贸工强县”的战略大转变,明确了发展方向。

  “龙州的战略调整,旨在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对接东盟指示精神,积极主动融入陆路东盟战略,这对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推动龙州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龙州县委书记秦昆表示。

  龙州县长赵丽说,龙州已提出了加快边贸发展的新目标和新对策,以口岸经济为主轴,带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建设边境口岸经济带、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越农业合作区、商贸物流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陆路东盟商务口岸工业文化旅游名城。

  今年上半年,龙州县经济社会发展亮点频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78亿元,同比增长10.6%,完成全年任务排崇左各县区第一;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9274万美元,同比增长393%,增幅保持全市第一;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年产80万吨生态氧化铝项目落户龙州,总投资10亿元的南华纸业9.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成功试产;土地“小块并大块”和甘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成效显著,成功申报第四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试点重点县;社会管理实现新突破,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

  依托口岸

  打造边贸新一极

  继2011年增速排崇左市第一之后,今年龙州县外贸进出口总额持续迅猛飙升,领跑全市。今年上半年,龙州县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9274万美元,同比增长393%,增幅继续保持崇左市第一。

  目前,龙州以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为核心,以那花、布局、水口、科甲四大边贸城为支点,以沿边公路和区域内二级路为走廊,加强跨国产业合作与农业合作,拓展口岸经济发展空间,构建龙州边境口岸经济带,积极培育进出口加工制造业、国际商贸业和现代物流业,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商贸物流产业集群,推动“通道型口岸”向“加工型口岸”转变。

  2011年9月,自治区主席马飚到崇左考察调研时曾指出,要把龙州作为桂台经贸合作中重要的台商投资示范点来打造。

  今年9月1日,由台湾维格饼家投资3亿元在大陆建设的首个生产基地——台湾维格观光旅游食品厂在龙州县水口口岸建成并试产。该项目的建成,推动龙州县由“通道型口岸”向“加工型口岸”转变。

  目前,在龙州县注册成立外贸公司的企业已从去年6月的45家增加到59家。其中,龙州县边境贸易总公司、广西昆仑物流有限公司、天成外贸有限公司位列崇左市2011年外贸进口额企业前10名。

  以贸带工

  打造产业桥头堡

  口岸贸易是龙州新的经济增长极,是未来产业集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目前,龙州县正以口岸为平台、以对外贸易为引擎、以工业集群化为路径,以贸促工,推动产业与口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东盟产业桥头堡。

  今年2月,年产80万吨生态氧化铝项目初步确定落户龙州,标志着龙州县工业产业发展迈出了崭新一步。今年5月28日,广西投资集团崇左银海铝业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正式进驻龙州,这为龙州县推进龙水(龙州至水口)产业大道建设,融入陆路东盟经济产业带建设增添了新筹码。

  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是龙州县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现实选择。今年7月,总投资10亿元的南华纸业9.5万吨漂白蔗渣浆项目成功试产,标志龙州县着力打造的“甘蔗-制糖-蔗渣-制浆-造纸-化肥”蔗糖业循环经济基本形成。

  此外,食品、制药、水利电业、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齐头并进,全县工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

  在2011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龙州与越南驮隆口岸经济区管委会签订了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水口-越南驮隆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项目将突破传统的“商贸+物流+国际中转”模式,发展进出口加工产业集群及上下游产业,打造以产业深度合作为核心的跨境合作区。

  与此同时,龙州还将寻求陆路东盟商务口岸发展空间上的突破,推进“祥龙(凭祥-龙州)一体化”建设。以龙州为中心,借船出海,对接凭祥,打通上降到凭祥的新道路,形成由龙州到上降到凭祥,服务整个区域的新经济走廊。

  如今,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祥龙产业集中发展区、新旺循环工业区和龙北综合加工区引进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进一步增强了龙州经济发展的后劲。

  发展商贸

  打造东盟商务港

  当前,龙州正深度整合凭祥、龙州两地随着商贸而迅速膨胀的商务市场,构建集仓储物流、会议会展、商务洽谈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城市,打造东盟商务“无水港”。

  围绕建设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目标,龙州以中国水口—越南驮隆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切入点,积极配合做好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南宁至凭祥(龙州段)高速铁路规划建设,以及中国水口-越南驮隆界河二桥、龙州-科甲、叫堪-那花-布局二级公路建设,疏通左江航运通道,提高通行能力,着力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交通网络体系,同时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国际商贸城和水口口岸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形成现代物流配套体系。

  2011年9月28日,总投资11亿元的自治区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广西龙州东盟国际商贸城开工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中国-东盟自贸区便捷的小商品进出口基地,搭建自贸区低税中转平台。

  龙州县“以扩容提质聚人气”为目标,高标准、高起点,大气魄、大手笔推进“一路一站一江一街一湖一中心一公园”(一路,即城市主轴南北大通道;一站,即以火车站为中心的高速铁路经济;一江,即龙州二桥至龙州三桥丽江两岸壮式风格景观带;一街,即法式风情商业街;一湖,即骆越文化特色“天琴湖”;一中心,即县域行政中心;一公园,即龙州起义纪念碑主题公园)城市主轴建设,塑造城市形象,拓展城市功能,打造宜业、宜商、宜居、宜游的城市投资新环境。

  今年9月,《龙州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龙州左江沿江旅游开发规划》正式通过专家评审。今后,龙州县将着力打造“三大旅游品牌”,构筑“三大旅游目的地”,建设“四大旅游基地”,发展“四大旅游区”,实施“十二大骨干旅游项目”,形成“334412”的旅游发展框架。

  与此同时,龙州县不断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创建诚信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创优对招商对象的精细化服务,提升口岸联检部门服务质量,加快形成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和投资政策导向,为各种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创造良好条件。

  除此之外,龙州县还不断建立健全与越南的商务、教育、文化、联检、旅游、科技等合作机制,促进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的交流与合作。今年7月20日,龙州县与越南高平省复和县签订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为双方今后进一步加强民间和政府间的互访交往,深化双方在经贸、科技、旅游等领域的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风生水起北部湾,百年商埠重启航。龙州,正以全新的姿态,向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贸易基地、服务平台、加工制造业中心、现代国际物流集聚和边境旅游中心阔步迈进!

热词:

  • 东盟商务
  • 旅游名城
  • 东盟自由贸易区
  • 旅游项目
  • 旅游品牌
  • 文化旅游
  • 陆路口岸
  • 工业文化
  • 东盟国家
  • 龙州起义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