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旅游频道 > 广西频道 >

【聚焦阳朔旅游系列报道】 县域旅游的生动样本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3日 17:04 | 进入旅游论坛 | 来源:中国旅游报 | 手机看视频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锻造甲天下的服务品牌

  ——阳朔特色系列报道之三

  升泰旅行社门面不算大,门外就是阳朔县城主干道,老板韦洪勇可以从这里看到大小车辆驶进阳朔。这家旅行社从创办到现在虽然只有6年,但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经有了一套较为独特的理念和方法。今年3月,韦洪勇立了一条规矩:在承诺的服务范围内,游客如有投诉,一经查实全额退款且不影响其他行程。

  虽说处理投诉是旅行社的分内事,但这样有底气的承诺并不多见。除此之外,升泰还严禁导游带游客去购物店,严禁去有回扣的地方吃饭等。这样的规矩行得通吗?“做服务嘛,就该这样。规矩定了以后,我们还没收到过投诉呢。”韦洪勇哈哈一笑,顺着他的目光,墙上那块“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试点企业”的金色匾牌非常醒目。

  今年4月,阳朔成为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之一。“甲天下的山水要有甲天下的服务”,这样的理念在阳朔已经深入人心。

  点带面树起标杆

  标准既是衡量的依据,也是对比的榜样,放在工业上,意味着产品质量,放到旅游上,意味着服务质量。推行旅游标准化之路,也是一条服务质量提升之路。

  7个国家A级景区,500多家宾馆饭店,登记在册的床位有14000多张,农家乐及民居旅馆床位10000多张,旅行社及服务网点34家,大小旅游船120多艘,旅游观光车500多辆,出租自行车20000多辆,地方导游600多人,旅游从业人员达8万多人……作为全国旅游强县,阳朔的旅游产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量”是有了,“质”该如何“甲天下”,标准化成为重要抓手。

  阳朔有51家企业被列为“创标”试点企业,世外桃源景区就是其中之一。舟行于景区的水道,两侧尽是田园风光,像极《桃花源记》里所描绘的图景。景区管理部经理刘海芳告诉我们,仅这“舟行”二字,景区就下了不少工夫。

  “游人多了,候船得排队,为此我们建了候船区,尽量避免游客被日晒雨淋。”刘海芳介绍道,“这可不仅仅是简单搭个棚,我们装了两台42寸电视机播放景区宣传片,还请来有‘壮民族活化石'之称的黑衣壮现场表演天琴。”候船区设有公厕,记者进去“体验”一下,里面设施齐备,一尘不染,轻柔的背景音乐让人备感温馨。

  上得船去,刘海芳说,就这船,世外桃源前后换了三拨,早期的手摇船,有情调却很慢,许多游客觉得耽搁行程;后来改为机动船不环保,噪音也比较大;现在的电瓶船,清洁又无声。一艘电瓶船花费十几万,36艘船也是笔大投入。不过在景区管理层看来,游客评价好,投入就值了。刘海芳说,每艘船都有五项合格证书,每个船工都要参加海事部门的培训才能上岗。景区还有两艘救生船每天在水面巡逻,最大程度保障游客安全。

  岸上的种种细节也能看出世外桃源在服务上的用心。为防止游客受伤,景区将游戏区的石板地面改成了软质胶板;为营造文化氛围,景区增设了多项传统手工艺互动项目;为方便游客,景区除配备英语、粤语导游外,还专门配了闽南语导游;为给游客营造舒心的消费环境,景区所有购物点不对外承包,杜绝拉客宰客;为了解游客评价,景区定期发放调查问卷,搜集各类意见;为了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景区通过制定规章制度鼓励员工对游客真诚关爱,每年都能收到大量表扬、感谢信……

  “对于一个旅游强县来说,服务质量提高是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通过51家试点企业的以点带面,树立起旅游服务的标杆。同时,政府也加大对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公车、标识、咨询点、服务中心等全部到位,政企联动,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来管理,通过标准化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阳朔县旅游局局长黄永忠说。

  立规矩引导有方

  有51家企业带头,固然可以树立标杆,但在阳朔,还有数以万计的群众当船工、当向导、开旅馆、出租单车等等,可以说家家都有旅游人,户户都是小企业,“散兵游勇”的服务自然会良莠不齐。为将这个庞大的群体动员起来,整体提升服务水平,阳朔想了不少办法。

  在月亮山山脚下,有一支“月亮妈妈导游队”,廖初弟是导游队的队长。尽管受着腰疼困扰,她还是热络地招待我们,投手举足都是导游范儿,讲起与游客之间发生的故事,她娓娓道来绘声绘色。

  廖初弟是阳朔较早考取资格的乡村导览员。所谓乡村导览员,是指当地群众经阳朔旅游局培训、考核后,获得导览资格,为到阳朔的游客提供线路安排、讲解、游览等服务。廖初弟给我们看她的导览证,蓝色背景上印有她的照片、姓名、编号等信息。小小一张卡片,对她来说是一纸行业准入资格,对整个阳朔旅游来说,是一个“野马”转为“正规军”的过程。

  “野马”一词常被用来称呼无证导游。“其实对许多散客来说,雇当地村民做向导是个好选择,他们熟悉阳朔,又符合散客相对自由的游玩需求,阳朔许多景点甚至是靠他们推广开来的。”阳朔县政府副县长苏尉东说,“但‘野马'毕竟是旅游发展初期的一种乱象,要保证服务质量,得规范管理,政府要做的就是把这支队伍规范好和引导好。”

  堵不如疏。阳朔鼓励群众参加相关培训,将导游基础知识、语言表达、礼仪礼貌、安全规范、线路设计等内容教给大家。如此一来,村民的导览服务水平大有提高。“这相当于挂牌服务,导览证上印着相片、地址、电话,游客放心,导览员自己也有约束,看似微小,但作用巨大。”黄永忠笑道。

  如今阳朔有600多位持证的乡村导览员,其热情、纯朴、好客、规范的服务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在此基础上,阳朔推出《乡村旅游导览员服务规范》,成立了导览员服务中心,将导览员分成16个小组,定期召开组长会议,还进行技能比赛。据黄永忠介绍,廖初弟他们的导览证就快换成电子证了,乡村导览员的电子化管理开展在即。

  全民参与旅游,一方面实实在在地致富一方百姓,另一方面也为相关管理带来不小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阳朔没有选择放任,也没有一味严禁,而是经过客观的分析,根据发展的实际,针对管理空白,编制了五项地方规范。除了上述的《乡村旅游导览员服务规范》,对徒步、骑行、民居旅馆、竹筏排筏等,阳朔都制订了相应的服务规范,从而构建起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规范为补充的旅游服务管理体系。“我们这五个标准,结合了阳朔旅游的实际情况,有独特性,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黄永忠说。

  做特色提质增效

  尽管去年阳朔旅游总收入已达到38.6亿元,旅游对财政的贡献率在66%左右,但在黄永忠眼里,这个数字意味着阳朔还停留在“旅游强,收入低”的阶段,游人虽多,但人均消费始终上不去,如何实现提质增效,除了靠项目,还得靠服务。

  为了保证零投诉,升泰旅行社不再紧盯着接团数量。去年头5个月,他们接待了近5万人次,今年才2500多人。但韦洪勇说,自己的利润没有减少,反倒增加了40%,一减一增之间,服务就是关键词。

  “我们报价比其他旅行社贵,因为我们所提供的服务,其他旅行社没有。”韦洪勇笑道。就拿吃来说,升泰自主开发了两桌特色菜,一桌是“阳朔十八酿”,一桌是“五色饭”,两桌菜都是极具当地特色,所有的食材必须提前预订。他们还推出杂粮餐、漓江鱼宴等,在质量上严格把关,为如此舌尖享受,客人多花点钱也心甘情愿。

  若是接会议团,升泰旅行社会先了解成员背景,根据个人的年龄、民族、习惯、忌讳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我们不是简单地提供标准团餐,而是会照着客人需求安排,行程中涉及的所有信息都会提前通知客人,保证每人每天能收到温馨提示,有问题也能直接回复,上年纪的客人我们还特别安排了每天一次泡脚服务。”

  韦洪勇说,只要认真研究游客的需求,就一定会找到赢利点。单纯地拼数量、做规模,企业也能有一定的收益,但是随着市场成熟和游客需求改变,企业要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在游客满意的同时获得更好的收益。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那么甲天下的山水,要有甲天下的服务水平。”阳朔县委书记谭峰说,“阳朔在旅游服务提质的进程中,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与竞争力,也提高了国内外游客对阳朔旅游的满意度,同时也使阳朔的居民和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项工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我们会进一步扩大旅游标准化覆盖面,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更令大家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旅游业发展的两大战略目标之一,从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入手,阳朔已朝这个方向迈开脚步并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此文发表于7月20日的中国旅游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朱晓玲

热词:

  • 阳朔山水
  • 阳朔旅游
  • 生态护岸
  • 辣椒炒肉
  • ToddSkinner
  • 旅游报
  • 旅游度假村
  • 旅游设施
  • 旅游发展
  • 旅游从业人员
  •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