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旅游频道 > 广西频道 >

横县六景镇采茶戏剧团:承传“采茶”艺术 歌唱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3日 13:44 | 进入旅游论坛 | 来源:人民网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六景采茶戏经典剧目《钱杯舞》

  人民网横县4月16日电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4个着粉红色壮族服饰女演员和一个穿大红戏服的男演员手执花扇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未上台的几个女演员就在帷幕旁边倾情伴唱,他们精彩的演出紧紧地吸引着全场观众的目光。这是横县六景镇六屋村采茶戏剧团在最近一次乡村文艺联欢会上表演《开台茶》的情景。

  一曲终了,《生产谣》又开唱,女演员们用轻盈飘逸的舞姿和灿烂甜美的笑容,表达了农民们努力生产、誓夺丰收的雄心壮志。紧接着,《我们的家乡变了样》换成了明快悠扬的曲调,9个男女演员在台上尽情欢舞,表达了对家乡新变化、新发展的无比喜悦的心情。受到艺术感染的观众情不自禁地报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采茶戏经典剧目《钱杯舞》的上演使演出达到了高潮。8个女演员双手各用手指夹住两个小茶杯,上下口对口随音乐节拍轻轻敲击,发出“叮叮、叮叮”的悦耳声。1个男演员手执内置铜钱的彩色竹棍(俗称钱尺)蹁跹起舞,钱尺发出的声响与女演员轻击茶杯的声响互相呼应。在视听觉同时冲击的热烈氛围中,现场观众深深地体会到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

  “听老人们说,从清朝初期开始,我们村就表演采茶戏了。”六屋村采茶戏剧团顾问、石洲村委干部甘国东介绍说,“老祖宗创造的文化财富,我们村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我爷爷甘子成青壮年时扮演的就是‘采茶公'角色。在整个横县,会演采茶戏的只有我们六屋村。去年我们剧团代表横县到南宁参加演出,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捧回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壮族采茶戏传承基地'的牌匾,67岁的甘美芬老师被确定为传承人。”

  生于1945年,从小看采茶戏长大的甘美芬曾在村小学当过幼儿教师和代课教师。凭着对家乡戏的热爱以及通过演戏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的不凡抱负,她从前辈手中继承了采茶戏的整套表演程式和技巧,从青年时代起就学习和表演采茶戏。她还曾应邀到相邻的邕宁县(今南宁市邕宁区)几个乡镇教授过采茶戏。

  甘美芬告诉笔者:“我们村采茶戏的鼎盛时期是上世纪60年代‘文革'之前的几年。当时全村6个生产队,每个队都成立了戏班,每年春节期间在大礼堂搞汇演,周围十里八里的群众都来捧场,热闹得不得了。‘文革'期间破‘四旧',被划入‘四旧'的采茶戏不能演了,我们只好变通,用采茶调演其他文艺节目。1982年,在经联社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村里重建了剧团,我和甘广茂、甘达育、甘国英等人不怕辛苦,走家串户动员村民参加学习、排练,至今剧团已发展至20多人,并添置了不错的服装道具和音响设备等。被确定为传承基地后,上级有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使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办好剧团的信心。”

  剧团团长甘国英介绍说:“近几年来,我们多次到县城参加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今年,我们一方面要加紧排练,提高节目质量;另一方面,要打造全新的文化活动中心,让村里有个比较好的活动场所;还要扩建舞台,让演员们表演起来更精神焕发;要扩建现有的村道,让往来的车辆畅行无阻。总之,为了将历史悠久的采茶戏传承好,我们要软件硬件一齐抓,争取到今年年底有个更好的收获。”

  对于目前剧团里缺乏年轻演员的问题,经联社甘广胜主任胸有成竹地对笔者说:“我们正在采取相应措施:一是从年轻媳妇中物色人选;二是吸收在校学生参加学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前人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薪火相传。”(颜永良、黄庆东)

热词:

  • 采茶戏
  • 剧团
  • 采茶
  • 横县
  • 歌唱
  • 承传
  • 钱杯舞
  • 六屋村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