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旅游频道 > 广西频道 >

专家针对柳州多条穿城小河被污染现象提拯救建议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4日 14:15 | 进入旅游论坛 | 来源:广西新闻网 | 手机看视频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广西新闻网记者 王剑

  水是生命之源,千百年来,河流像慈祥的母亲一样,滋养庄稼,泽被无穷。但曾经哺育了沿岸无数子民的清溪、小河,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面临濒“死”绝境。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已经成为中小河流的不能承受之重,她们穿城而过,却被漂成又黑又臭的浊水污流,有的甚至被覆盖成地下暗渠,盖“棺”入土,永远消失。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古人的名言在一条条被漂黑的小河面前,陡然生出许多悲凉。拯救“穿城小河”,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近日,记者走访相关部门及环保学者,从防治、开发、管理等方面,围绕如何保护好市区周边中小河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事后治理不如前期防控

  “越来越多的‘穿城小河’正像当初的竹鹅溪一样,经历着被污染的厄运。”谈到市区周边愈演愈烈的中小河流污染问题,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食品工程系工程师林建国心情沉重。他说,放眼全国,几乎所有的“穿城小河”近年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经济发达地区,许多流经城市远郊甚至僻处乡间的中小河流,也正在各种污染源的入侵下日渐沦没。

  与大江大河相比,中小河流水量偏低,自净能力较弱,生态环境脆弱,一旦污染超出其自净能力,河流的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不可逆转的严重破坏。从2008年开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就以竹鹅溪作为基地,开展环境监测实习活动,林建国以这条小河为例,对各地普遍存在的中小河流污染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认为,“穿城小河”的污染问题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历史欠债,过去许多城市在建设中没有充分发挥规划的前瞻性和控制性,排污系统建设滞后,工农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垃圾、人畜粪便直接排入河道,直接污染河流水质;另一方面是社会环保意识淡薄,在城市里,中小河流是难得的景观通廊,但长期以来却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排污沟,即使有明文规定禁止向河道排污,但偷排现象依然屡屡发生。同时,在中小河流的管理方面,往往是多部门联管,却出现了更多的监管真空和推诿扯皮。

  “如果不是因为几年前实施了沿江截污工程,别说打造百里柳江5A级景区,就连下水游泳可能都会成为一种奢望。”林建国说,截污工程实施后,百里柳江的景观资源开始发挥积极效益,柳州也因此获得了国家住建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效有目共睹。而“穿城小河”中污染状况最为严重的竹鹅溪,在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水质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不过林也指出,光有治理还远远不够,与其在污染出现后耗费巨资被动治理,不如未雨绸缪做好前期防控。此外,中小河流景观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也是值得有关部门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宝言

热词:

  • 滨水空间
  • 中小河流
  • 污染状况
  • 偷排
  • 墨河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