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记者 罗劲松 文/图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鼓舞下,文化旅游,正在成为广西文化、旅游界热议的一个共同话题。
1 关注 文化旅游十大精品
在2月8日召开的全区文化工作会议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实施纲要》(2012—2020年)讨论稿中,有一个与旅游相关的亮点:从今年起,着力打造广西“十大文化旅游精品”——
山水文化旅游,以桂东北为中心;
福寿养生文化旅游,以桂西南为中心;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以桂中为中心;
红色文化旅游,以桂西为中心;
宗教文化旅游,以桂东南为中心;
海洋文化旅游,以北部湾为中心;
边关文化旅游,以中越边境地区为中心;
奇石文化旅游,以红水河流域为中心;
休闲农业文化旅游,以热带、亚热带地区为中心;
抗战文化旅游,以桂林、柳州至南宁沿线为中心。
作为全国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省区之一,广西各地近年来相继推出的以促进地方旅游业繁荣为主要目的的节庆活动,无不蕴含浓浓的文化味: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使“绿城”南宁成为东南亚文化交流平台;
桂林国际山水旅游文化节,将广西最富魅力的“刘三姐文化”与“甲天下”的山水融为一体;
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着力让“世界铜鼓之乡”的神秘、传奇传遍四方;
防城港京族哈节,传承着我国惟一的海洋民族近500年来以祭祀、团聚、渔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积淀……
自治区旅游部门负责人近期在分析广西旅游业发展现状时认为,广西旅游业正面临品牌升级改造、产品更新换代、资源资产整合、企业方阵重组等重大发展选择机遇。广西旅游亟需文化的推动,亟需从文化获取发展优势和力量。文化,既是旅游业的资源、资产、资本,更是旅游品牌和产品的灵魂。国家目前正在实施的大文化发展战略,势必拉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全局。广西旅游必须紧跟形势,迅速行动,牢牢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给旅游业带来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