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旅游频道 > 广西频道 >

铜鼓专家梁富林:铜鼓文化保护应是政府行为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6日 14: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河池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河池是世界铜鼓之乡,铜鼓文化是河池文化的瑰宝,按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要求,这一瑰宝如何传承弘扬,显得尤为重要。

  “铜鼓文化的保护应是政府行为,商业运作要么保护不了,要么会导致过度开发。”河池文物管理站原站长、铜鼓专家梁富林在谈到铜鼓文化的保护时,强调了政府行为的重要性。

  梁富林认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会冲击和淡化原有的铜鼓文化,但没有经济的驱动,想要保护好也很不现实。正确的办法应是:由政府投入资金,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讨、论证,选取几个村庄作为试点,进行实验性的适度开发;一段时间后,如能形成既不破坏传统文化、又能带来一定经济收入的经验,再逐步向其他地方推广。

  千百年来,铜鼓文化之所以能在我市传承下来,在于人们对铜鼓的崇拜和保护,认为它是神器,能给家族带来吉祥。至今,我市各地仍然流传着许多和铜鼓有关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梁富林向记者讲述了两个他在东兰县开展传世铜鼓调查时听来的故事。

  清代末年,在东兰县长江乡,有一天土匪进村“拉生”(绑架),抢走了一个7岁男孩和一面铜鼓,开价让村民凑钱去赎。村民只凑到一半的钱,由被绑架男孩的爷爷送去。土匪说,一半钱只能换一样东西,或是孩子,或是铜鼓。老人选择了铜鼓。

  文革时期,在东兰县金谷乡,民兵来到村里收缴铜鼓。几位老年妇人为了保护铜鼓,脱光衣服,坐在藏有铜鼓的家门口,民兵远远看见不敢走近,那几面铜鼓才得以逃过一劫。

  然而,在改革开放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发展了,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梁富林说,如今就是最偏远山村里年纪最大的人,也已经意识到是党的政策让人们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不再认为铜鼓是神器,而仅是把它当作祖宗留下来的财产加以保存。对此,他心中忧虑:时代不断地向前发展,一个地方的民俗总要依存于当地群众的生产活动,一旦这些至今仍在使用铜鼓的偏远山区也跟别的地方一样进入信息时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后,铜鼓习俗是否能够一直保存下去?

  “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忠实地记录和尽量保护当地人民原生态的生活习惯习俗,就算以后这些习俗消失了,我们还能留有丰富的影像、文字资料向后人展示。”梁富林说,这是目前保护我市铜鼓文化最可行的办法。他说,我市铜鼓保护可分为对铜鼓本身的保护和对铜鼓使用风俗的保护两大部分。

  我市民间传世铜鼓的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威胁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铜鼓在长期使用中造成的自然损坏,二是近年来文物贩子的非法买卖活动导致铜鼓大量流失。梁富林说,政府应组织公安、工商、文化、运输及运管部门,以及乡、村干部共同配合,堵死铜鼓外流渠道,形成保护铜鼓的社会合力;将民间铜鼓中的精品征集至博物馆,以便永久保存;每年对民间传世铜鼓存量开展调查,记录并掌握其变化规律。如有可能,政府可在村里雇佣固定的“铜鼓保护人”,每年拨给一定的保护经费,让其随时关注铜鼓变化情况,有损坏及时上报;每年检查一次,如有损失,给予一定的惩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开展铜鼓铸造试验,尽快铸造出完全符合民间需要的铜鼓,以新代旧,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有传世铜鼓的严重破损。

  对铜鼓使用风俗的保护,则有赖于政府配合国家文化部及自治区文化厅,将“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保护工程”各项保护措施落实,同时将河池民间铜鼓习俗申报联合国“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从更高层面上对河池民间铜鼓进行保护。

  记者从市文物管理站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就铜鼓及铜鼓文化保护做了大量工作:对民间铜鼓的藏量和使用情况开展调查;建立了东兰县民间铜鼓收藏馆;出版了《河池铜鼓》等学术专著;组织河池民间铜鼓表演队多次到外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成功铸造出可供民间使用的麻江型铜鼓和系列音乐定音铜鼓……

  去年8月25日,“自治区级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正式启动建设。该保护区将以保护河池铜鼓文化为核心,通过科学规划和制定保障性政策措施,对全市铜鼓文化遗产资源和相关的文化生态环境实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激发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得以永续传承。(见习记者 谭丽娴)

热词:

  • 河池
  • 铜鼓文化
  • 麻江型铜鼓
  • 保护工程
  •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